海华设计:“都市绿洲”皮克林宾乐雅酒店
皮克林宾乐雅拥有与别不同的建筑风格,同时秉承其宾乐雅酒店和度假村的特色,以无限的创造力及深刻的洞擦力令客人感受到当地的独特味道和文化气息。
一直备受绿色团体及建筑机构推崇的皮克林宾乐雅现已荣获得新加坡绿色建筑最高荣誉 BCA(新加坡建设局)绿色建筑白金奖 (Green Mark Platinum)及成为新加坡首间使用太阳能系统的酒店,获得太阳能先锋奖 (Solar Pioneer Award),为业界开创先河。
背景+理念
这个酒店和办公楼相结合的综合体比邻芳林公园,地处新加坡核心商务区、中国城和克拉克码头娱乐区的交汇口。项目示范了在城市核心地带高密度的空间环境里如何创造更高的舒适度,如何保留市中心原有绿化并加以提升。
设计的概念之一是把路对面的公园整个折叠引入,充满酒店建筑的垂直空间。最终,酒店实现了包括空中花园、倒影水池、景观瀑布、绿化平台和垂直绿墙在内的共15000 m2 绿化,而这一数字是基地面积的两倍,同时等同于芳林公园的总面积。
形态+寓意
酒店的造型呈现出一种四方端正的现代建筑和浪漫抽象的曲线型景观的对比效果。曲线型体量之上为绿化平台,而其下则创造出一种中国山石洞窟的形态,同时这些多层曲线平台也形成了为下方空间提供遮阳的巨大屋檐。
绿色+生态
设计用标准的建造成本实现了前所未有的超大绿化面积。建筑师在设计之初提议用相同的造价把原本设想的地下停车场改做成一个可以在下方制造出公共空间的自然通风的空中停车场,并且用上色的预制GRC 覆料取代原计划使用的石材覆料。这样的做法减免了在挖掘作业、人工照明及通风上所需要的花费和时间。同时,自然生长的植被也成为一层独特的建筑表皮,这些绿化区域并不计入建筑面积,使得开发商能够以最小的花费建造尽可能多的功能设施,提高环境品质,实现利益最大化。
节能+环保
大量的花草树木,不但有助于降温,阻隔日晒和为酒店内部营造出流动的自然光线,还起到节能减碳,置换出更多氧气的功能,经过一番修剪,基础的城市绿化更呈现出极富设计感的美态。
除了多种姿态各异的植物群将酒店院落装点得格外美丽,皮克林宾乐雅是新加坡首家使用太阳能电池供电的零耗能酒店,更采用综合性节能节水措施,例如使用光线、雨水和动作感应器,以及集雨和NEWater(循环系再用水)。从设计及装潢中,不难发现多以天然素材如黑木材、石砾、玻璃等配搭为设计概念,并用上从外透射的日光营造大自然的和谐感。
细节+艺术
酒店的公共区域是一系列如洞窟般的城市游廊空间,俯瞰路对面的芳林公园。公共区域的室内设计也是由建筑师负责,并引入了同样抽象而浪漫但尺度更小而精、颜色更温暖的设计元素。
在公共区域与上方客房楼体之间的酒店第五层上面是一片与基地一样长宽的“新地面层”,这里利用空中停车场的屋面制造出游泳池、露台、溪谷沟壑、山丘、平原等一处处错落有致的设施和景观。此外,这里还有一条蜿蜒其中的300m长花园步道,并点缀着几座灵感来自于该地区旧时街边常挂晒着的捕鱼笼造型的“鸟笼凉亭”。
内部+外部
酒店客房部分被排列成了“E”字形,在栋与栋之间支撑起几片流线型的绿化平台,为客房与公园的视觉联系增添了有趣的前景。客房的走廊是从楼体分离出来的自然通风过道,走廊面向着酒店后方的政府组屋。走廊的外侧设置了许多水体和小花园,而内侧靠客房的墙体上则有垂直绿化。每间客房的卫生间都可以开启,与客房连成一体,享受自然采光和花园的景色。最后,在建筑上部的绿化平台上,人们可以俯瞰美丽的城市景色。
六层平面图
办公楼部分也有自然通风的电梯厅和卫生间,这些空间由悬挂在立面上的植栽盒遮蔽,而这些植栽盒的设计同样来自捕鱼笼的造型。此项目获得了新加坡绿色建筑标志评分的铂金级评分,这是新加坡国内最高等级的环保评分。建筑的环保表现必须经过有关部门的实时监测,符合标准后才能获得这样的评级。
配套+设施
拥有367间优雅客房的坐拥城市及空中花园的迷人景观,让人被林绿荫深的包围中独享宁静,放松身心。
酒店亦提供多款食飨选择,当中以24小时营业的当代开放厨房理念餐厅 LIME最为瞩目,在欢快热闹的气氛中供应使用有机食材制作的亚洲美食和国际佳肴。
位于酒店顶楼的独家兰花贵宾会所厅可将全城风光一览无馀,并配有私人会议空间、图书馆和专用的贵宾会所门房。
华丽的William Pickering舞厅和会场提供灵活多变的布置、自然透光的典雅玻璃幕墙,为婚礼和其他特别活动营造美轮美奂的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