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华设计:【闲说瓷话●陆拾柒】牡丹
在中国,牡丹被称为“花中之王”,象征着富贵吉祥,在清朝末期,
曾被定为中国的国花。人民大会堂三楼的金色大厅,是接待外国政
要和各国大使递交国书的重要场所,被称是中国“第一厅”,2009
年至2015年期间大厅的主画就是一幅名为《国色天香》的牡丹图。
2009年美国总统奥巴马访华时,当时的国家主席胡锦涛就是在这幅
牡丹图前设国宴接待贵宾。
不仅是国家的客厅,寻常百姓也喜欢在自家的客厅里挂上一副《花
开富贵图》,表达了主人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与期盼。
牡丹花是中国特有的花卉,一千四百多年前做为贡品入宫,因牡丹
花色艳丽,花型硕大,花香浓郁契合皇家的审美,因此深受皇室的
喜爱。称之为“国色天香”,并在京城内广泛种植。
一年春天,皇家花园的牡丹花开了分外艳丽,当时的皇帝唐玄宗陪
同最心爱的女人杨贵妃一起在沉香亭赏花,宫廷乐师们准备表演歌
舞助兴。但是唐玄宗却说:“赏名花,对美女,怎么可以用旧歌曲
呢?”
唐朝最著名的诗人,被称为“诗仙”的李白当时正好在京城的中央
秘书处工作,唐玄宗急召他入宫写新词。当时李白正和朋友们在酒
店里喝得酩酊大醉,皇帝的命令不可违抗啊,宫人们只好抬着李白
入宫。
入宫后李白渐渐酒醒,看到美艳的牡丹,看到比牡丹还娇艳的杨贵
妃,诗兴大发提笔写下了著名的三首《清平调》。
其一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其一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其三
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三首诗,既是写牡丹又是写美人,字字优雅文采风流,唐玄宗和杨
贵妃看到李白的诗稿后爱不释手,立刻让乐师们配乐演唱,成为当
时最流行的歌曲。
皇家爱牡丹,贵族们也不甘落后,纷纷在自家花园里种植牡丹,并
重金聘请花匠,培育新的牡丹品种,以显得自己时尚潮流。
于是每年春天牡丹花开的时候,称为整个京城的狂欢节。大V白居
易说道:“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另一个诗坛大V
刘禹锡也说:“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贵族妇女们出行时都要在高高的发髻上簪上牡丹花为时尚,否则都
不好意思出门和人打招呼。
随后牡丹花流行至全国各地,土壤气候适宜的地方均有栽培,种植
中心也由长安迁徙到洛阳。直到今天,洛阳牡丹花依旧享有盛名,
每年4月11日至5月5日为“洛阳牡丹花会”,吸引了无数的游人前
来赏花观景。
“她”将是长江流域最豪华的游轮,游客都是外籍人士, 期待一
场与中华文明的邂逅,海华设计量身定做了【闲说瓷话】系列108个故事。
在这,古瓷片化身为开启遥远时空的钥匙,以故事描绘生动历史,
借游戏引发游客互动,用文化创造无限商机,精彩纷呈的china之
旅就此启航。
白天登岸览名胜
夜晚游轮搜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