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华设计:现代简约材料●瓦
在中国瓦片是重要的屋面防水材料,一般用泥土烧成形状有拱形的、平的或半个圆筒形的等,用于盖房子。自西周时期沿用至今,由于中国各地文化、建筑形式差异,同样是瓦片营造的美感却各具特色,经过时光洗礼独具韵味。
中国建筑大师对瓦的运用
王澍——瓦园
威尼斯第十届国际建筑展双年展中国馆
瓦园将以一种小心的建造方式轻放在那里,将用回收的江南旧瓦,支撑起一片巨大瓦面。一半平铺,一半沿对角线起坡。它既是场地,登临其上,又似屋面,它实际上是一种全新意识的园林,瓦园,一处沉思与反省之地。用回收旧瓦建造,重启了中国传统上建材循环利用的可持续建造方式。
王澍——水岸山居
波浪形的黑瓦屋顶,黄色的土墙,水岸山居宛如水乡的长廊,又如山地的村落,而它利落的线条和回转的空间,也充满现代美感。
王澍——宁波历史博物馆
宁波博物馆的外观被塑造成一座山的片断,因此这座建筑有着被人力切割的方正边界。建筑下半段只是一个简单的长方形,从远处看,这是一个方盒子,或者说,是在纪念性的大广场边的一堆杂砖。
建筑外墙用收集来的20多种旧砖瓦砌筑和包裹。
李兴刚——绩溪博物馆
建筑设计基于对绩溪的地形环境、名称由来的考察和对徽派建筑与聚落的调查研究。整个建筑覆盖在一个连续的瓦面之下,起伏的屋面轮廓和肌理仿佛绩溪周边山形水系,是“北有乳溪,与徽溪相去一里,并流离而复合,有如绩焉”的“绩溪之形”的充分演绎和展现。
建筑屋顶上的瓦片
瓦片在建筑立面上的运用
日本对瓦的运用
日本的瓦(KA WA LA)是陶瓷瓦,也叫凹凸瓦,是一片一片扣起来的。
被丢弃的瓦片,经设计师之手后变成了椅子。
日本建筑大师对瓦的运用
“让建筑消失”日本建筑大师隈研吾在中国的建筑设计中将瓦片运用到了极致。
隈研吾——新津·知艺术馆
采用当地材料和传统工法制成外立面瓦片就是材料与自然融合消失的方式。
隈研吾——杭州民艺博物馆
博物馆坐落于中国美院的象山校区,致力于保存、振兴和重新展现中国手工艺文化,在教育领域起着重要作用。博物馆的建筑形式与当地的地形地貌相呼应,以温和的形式嵌入到绿色环境中。
为了将建筑与景观相融合,建筑物的屋顶由一些废弃的屋瓦覆盖着,使建筑别有一番当地乡村小镇风情。
建筑立面同样使用这些废弃的屋瓦,固定在交织的不锈钢丝上。这样的立面帮助控制外部视野,并形成了有趣的室内光影效果。